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福中医|福建日报: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访全国人大代表林尧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3-08-21

(福建日报3月7日第3版)

  林尧代表带到北京的建议,与他的求学背景一样——融汇中西。


  出生于1980年的林尧,现在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副主任,在求学厦大、赴英深造并取得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完成剑桥大学博士后研究后,返回家乡福州,入职高校,专注于肿瘤康复研究。

  

 “福建中医药大学有其附属医院,可以为科研提供临床研究支持,这点吸引了我。”2021年4月,林尧加入福建中医药大学。同年12月,学校成立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整合校内科研资源,提供开放共享的实验支持和服务体系。


  入职福建中医药大学后,林尧始终关注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成绩时提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成绩振奋人心。”林尧说,新时代十年来,我国中医药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稳步增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据统计,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陆续制定颁布89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章节。


  林尧认为,在治病救人这个共同目的的前提下,开展多学科融合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是新形势下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


  为此,林尧建议,一是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中西医结合研究平台,近年来包括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在内的国内数所研究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科研成果,应进一步加大对此类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从人员编制、高级职称比例、科研经费、学科建设、招生指标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二是培养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中西医结合人才,一方面,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应增强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基础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多学科科研工作者学习中医,对中西医结合领域的高端人才,建议有关部门在人才、项目等评审上予以支持与倾斜;三是发挥闽籍海外乡亲纽带作用,吸纳海内外多学科人才参与高水平中西医结合研究平台建设。


  林尧说,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要注重运用循证医学这一基于证据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和科学决策的国际公认方法,指导中医药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在基础研究中,推进中医药在微观层面与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融会贯通,持续产出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身兼青年学者、科研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等多个身份的林尧,还有一个工作——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伙人。横跨产学研与科创服务平台“四方”,他对如何给予科技创新更多支持有了更深的感悟。“要让更多人觉得做实验很简单、做科研有意思。”林尧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这让科研工作者信心倍增。”林尧建议,政策要更加突出差异化、灵活性,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是不同的,需要政府给予差异化的支持,同时要加强持之以恒的制度创新,降低企业创新及生存成本,让企业创新动力更足、方向更明、不惧失败。

往期精彩回顾




开幕!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图全读懂60年了,雷锋一直在我们身边!“喵~”“咕嘎~”“叮叮叮~”......福中医的春日“最强音”来了!


— 微信号:fjtcm-1958 —

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陈淑芳    

责编|许烨婷

编审|陆 昕

 

长按图中二维码即可识别加关注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